抗癌成敗就靠肌肉量!研究發現:肌肉量足夠癌症死亡風險率降低!
為何我們需要肌肉?足夠的肌肉量能帶來什麼益處?
肌肉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於各種代謝有著積極的作用,癌症病人的肌肉量更是有關抗癌的成敗。根據研究顯示,有接受肌肉訓練、肌肉量較高的癌症患者,死亡風險低了 33 %。IL-6可影響脂肪代謝,促進脂肪分解與消耗,有助體重控制。而慢性發炎與肥胖都是形成癌症的危險因子,因而減低罹癌風險。
癌症是人人聞之色變的疾病,不但死亡率高治療過程更是漫長艱辛,身體需忍受極大的苦痛。學術界上對於如何預防與對抗癌症的相關研究不斷在更新,致力於研究癌症的醫生與學者也不在少數。
近日一項根據由美國馬約醫院(Mayo Clinic)對兩千餘名癌症倖存者所做研究指出,有肌力訓練背景的患者死亡風險降低了 33%。同時也針對250名癌症患者進行研究,發現患有肌少症且肌肉量大幅流失的患者生存期限較短且較受病痛折磨,更重要的是肌肉量同時也會影響化療成效與身體復原情形。
防止肌肉流失打造強健好體魄!
- 保持能夠訓練肌肉的運動習慣,例如重量能幫助我們維持與增加肌肉量。一些常見的身體活動,如散步、游泳、瑜伽等,也有助於保持肌肉的活躍和靈活性。
- 高蛋白飲食干預。肌肉生長與否的關鍵其實就在飲食與營養的攝取,眾多研究顯示蛋白質有助於肌肉的生長,且若攝取優質乾淨的蛋白質人體更好吸收!富含高品質蛋白的食物有:雞胸肉、黑豆乾、里肌肉、豆漿、蝦、雞肉、鮭魚、豆腐、藜麥、鯖魚、鮪魚、等。
- 充足的睡眠。生長激素在睡眠中分泌最為活躍。 這種荷爾蒙對於促進蛋白質合成、肌肉增長和脂肪代謝都至關重要
二十四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