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眼健康,預防黃斑部病變,讓視界更精彩!

關注眼健康,預防黃斑部病變,讓視界更精彩!

黃斑部病變(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AMD)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主要影響黃斑區域,這是視網膜中負責中央視力的部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病變成為全球老年人視力受損的主要原因之一。儘管它不會導致完全失明,但它會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活動,如閱讀、駕駛及辨識面孔等,對生活質量造成極大影響。隨著人口老化,了解黃斑部病變的成因、症狀及預防方法,變得越來越重要。透過早期檢查與干預,許多人可以有效延緩病情,保持視力的清晰。

可能造成黃斑部病變的因素?

黃斑部病變與許多身心疾病相同,有可能一出生先天基因的表現,就決定了這個人產生疾病的易受性;而後天接觸到一些促發因子,就也決定了這類疾病的表現與否。有些人整天日曬雨淋、使用3C產品用眼過度,仍然耳聰目明過一生;但是有些人終生室內工作或者飽食終日無所事事,卻仍然早早就得到了黃斑部病變。

現今醫學文獻研究,黃斑部病變主要是因為一些促發因子造成氧化傷害,再加上老化傷害所形成。隨著年齡增加,眼部的沉積物會逐漸堆積,血管也會開始增生,罹患黃斑部病變的機率也會逐漸上升。除了年齡之外,家族史、抽菸、肥胖、高血壓、高血脂、常接觸強烈陽光、高度近視都是黃斑部病變高危險群,不管老少都不可輕忽疾病威脅。在歐美等已開發國家中,此病是 65 歲以上長者致盲眼疾中最為常見的。

 

黃斑部病變(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AMD)有多種可能的誘發因素,這些因素可能相互影響,增加患病的風險。以下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1. 年齡:年齡是黃斑部病變的最大風險因素,隨著年齡增長,視網膜功能自然衰退,導致病變風險增加,尤其是50歲以上的族群。
  2. 遺傳因素:家族中有黃斑部病變病史的人,罹患此病的機率會較高。一些基因變異與此病有關聯,遺傳背景可能成為重要的風險指標。
  3. 吸菸:吸菸會對眼睛的血管系統造成損害,大幅增加黃斑部病變的風險。吸菸者患病的機率比不吸菸者高出2到5倍。
  4. 長期陽光暴露:持續暴露在紫外線或強光環境中,會對視網膜細胞造成傷害,增加病變風險。尤其是缺乏適當眼部保護時,長時間在戶外活動的人群。
  5. 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問題可能導致眼部微血管循環不良,這會影響黃斑部健康,增加患病機率。
  6. 飲食不良:飲食中缺乏富含抗氧化劑、維生素C、維生素E、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等營養素,可能會增加黃斑部病變的風險。這些營養物質有助於保護眼睛免受氧化應激和自由基的損害。
  7. 肥胖與高膽固醇:肥胖與高膽固醇水平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進而影響眼睛的血液供應,可能促進黃斑部的退化。
  8. 種族:研究顯示,白人患黃斑部病變的風險較高,尤其是淺色眼睛的人群,可能因為他們對紫外線的敏感性較高。
  9. 性別:女性患黃斑部病變的風險略高於男性,這可能與壽命較長及激素變化有關。
  10. 眼睛顏色:淺色眼睛(如藍色或綠色)的人對光線的敏感度較高,可能會因此有較高的黃斑部病變風險。

黃斑部病變會有那些症狀?

出現問題的第一個徵兆可能是直線突然看起扭曲變形。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通常會先影響單眼,之後第二隻眼睛也很容易受到影響,其他徵兆可能會在譬如閱讀時出現。當患者注視書本時,字母會變模糊,且只看得到模糊的斑點。這個斑點變得越來越大,最後患者可能看到時鐘卻看不到時間。或者他們可能看得到一個人的輪廓,但看不到對方臉部特徵。

黃斑部病變的症狀通常在早期較輕微,隨著病情進展會逐漸加重。主要症狀包括以下幾點:

  1. 中央視力模糊:患者會發現看東西時中央視野變得模糊不清,這是黃斑部病變的早期症狀之一。
  2. 視野中心出現黑點或暗點:隨著病變加劇,中央視野可能出現一個黑色或暗淡的區域,導致患者難以看清細節。
  3. 直線變形:物體的直線看起來變得扭曲或波浪狀,這種症狀稱為「變形視」,是黃斑部病變的常見表現。
  4. 色彩感知減弱:患者可能會發現顏色變得不如以往鮮豔,辨認顏色變得困難。
  5. 視力急劇下降:在濕性黃斑部病變中,視力可能會迅速下降,這種情況發生時需及時就醫。
  6. 閱讀困難:由於中央視野模糊,患者可能發現無法清晰閱讀,文字可能顯得模糊或缺失。
  7. 夜間視力變差:患者在昏暗或低光環境下的視力會變得更差。

如何預防或治療?

預防和治療黃斑部病變(AMD)可以通過多種方法來減緩病情的發展或降低風險。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預防措施

  1. 健康飲食
  2. 進食富含抗氧化劑、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的食物,有助於保護黃斑部。深綠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藍)、橙黃色水果(如胡蘿蔔、南瓜)及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如鮭魚、沙丁魚)都對眼睛健康有益。
  3. 戒菸
  4. 吸菸會顯著增加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戒菸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之一。研究顯示,吸菸者的患病風險比不吸菸者高出2到5倍。
  5. 戴太陽眼鏡
  6. 保護眼睛免受紫外線傷害,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強烈陽光下,選擇能過濾UV光線的太陽眼鏡。
  7. 定期眼科檢查
  8. 尤其是40歲以上的人群,應定期接受眼科檢查,以便早期發現視網膜的變化,提早干預。
  9. 控制慢性疾病
  10. 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可能會影響眼睛的健康,控制這些疾病可降低患黃斑部病變的風險。
  11. 保持健康體重與運動
  12. 肥胖和體重過重會增加病變風險,定期運動能改善心血管健康,有助於減少眼部疾病的發生。

 

治療方式包括:

  1. (眼球內注射新生血管抑制劑(Anti-VEGF):藉由抑制新生血管增生的一種最新治療方式,可阻止新生血管增生,改善或穩定視力。目前五十歲以上「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病患,可送健保事前審查,若事先審查核准者,健保可給付第一次申請時以 8 支為限,每眼以 14 針為限,申請核准後有效期限為 5 年。剛開始治療時會連續三個月每個月一針注射,之後視治療情況決定是否可延長時間治療。患者應持續與醫師配合,按照時間定期追蹤檢查及治療,以達最佳治療效果,保護遠離失明威脅。
  2. 光動力療法(PDT: photodynamic therapy):光動力療法是以低能量雷射長時間照射產生自由基及單原子氧,造成細胞之氧化傷害,進而破壞細胞。光動力療法在許可上市用於治療視網膜新生血管的光敏感藥物,可選擇性聚集在不正常的新生血管壁上,經雷射激化後,選擇性地破壞新生血管的內皮細胞,使血小板附著於裸露的基底膜上形成血栓進一步阻塞新生血管。

黃斑部病變無法完全預防,但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與早期檢查,可以大幅減少其發展風險。對於已經確診的患者,積極治療和管理病情,可以減緩視力喪失並提升生活質量。眼部傷害不可逆,雖無法完全避免受損風險,但我們依然能盡力通過多種方法來減緩病情的發展或降低風險。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