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共同危險因子!高血壓的管理指南報你知
慢性病共同危險因子!高血壓的管理指南報你知
在現代社會中,慢性病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挑戰之一,而高血壓則是眾多慢性病共同的重要危險因子,常被稱為「隱形殺手」。由於其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人未能及時發現與管理,進而增加了心血管疾病、中風及腎臟疾病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高血壓是一種全球性的健康議題,依據105年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國人因高血壓有關的心血管疾病死因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等,在十大死因分別為第2位、第4位及第8位,共造成38,539人死亡,即每4.5人死亡中就有1人是死於高血壓直接相關的三種死因,嚴重威脅國人健康。
值得慶幸的是,高血壓是一種可以預防與控制的健康問題。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規律的血壓監測以及必要時的藥物治療,我們可以有效降低相關健康威脅,讓生命更加長久與有品質。然而,許多人對高血壓的危害、管理方式及日常注意事項了解不足,錯失了控制病情的最佳時機。
近3成國人不知高血壓悄上身!
依據國民健康署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逾26%,邁入中年後 40歲以上更達38%,高血壓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此外,20歲以上民眾近3成不知道高血壓已悄悄上身。高血壓的成因是多面向性的,包括環境因素、體重過重、攝取過多鹽分與酒類、缺乏適量運動等。由於血壓升高時,多數人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容易被忽視,而且高血壓可能造成很多後遺症,會影響到腦部、心臟、腎臟和眼睛等。
掌握3C原則,簡易管理血壓
血壓是血液流動時衝擊血管壁所引起的壓力,正常血壓值應等於或小於120/80mmHg,當血壓達130/85 mmHg即有偏高情形,140/90 mmHg以上就代表有高血壓。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掌握以下三個簡易步驟,就能輕鬆做好血壓3C自我管理:
1C記得定期量血壓(Check):
18歲以上的民眾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有高血壓家族史更應該從年輕起養成定期測量血壓的習慣,並利用紙本或手機下載相關健康管理軟體紀錄血壓數值,除可自我監測血壓變化情形,亦可幫助醫療人員瞭解血壓控制情形,做為治療依據。
2C調整健康生活型態(Change):
在日常生活上,落實良好生活型態,如採低油、糖、鹽及高纖的飲食、拒菸酒、適度運動(1天至少運動30分鐘),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有助於血壓控制,減少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的風險。
3C按時吃藥要記牢(Control):
高血壓治療目標值依罹患慢性疾病種類及年齡層不同,會有所差異。一般民眾仍建議至少維持在血壓值140/90 mmHg以下,對於罹患慢性病及老人族群,血壓控制則更為重要,除落實良好生活型態外,更需持續規律服藥,切勿擅自停藥,讓病情得到妥善的控制。
高血壓雖然是一種常見且看似不起眼的健康問題,但它的潛在風險卻不容忽視。它是心血管疾病、腦血管意外(如中風)以及腎臟病等嚴重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如果沒有及時管理和控制,高血壓可能悄無聲息地損害我們的健康,對生活品質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
然而,高血壓並不是無法控制的「絕症」。透過正確的生活習慣、科學的管理方式以及必要時的醫療輔助,我們可以將血壓控制在理想範圍,從而降低相關併發症的風險。事實上,高血壓管理並非複雜的事情,它可以從日常的小改變開始:調整飲食結構、增加規律運動、保持良好的情緒管理,甚至僅僅是每天堅持測量血壓,都能為健康積累一點一滴的進步。
健康是一場長期的投資,尤其對於高血壓這類慢性疾病來說,持續的自我管理才是關鍵。高血壓的控制不僅僅是為了避免疾病的發生,更是為了讓自己和家人擁有一個更安心、更幸福的未來。我們不僅要關注數字上的「血壓值」,更要從全方位關愛自己的身體,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將高血壓轉化為可以被掌控的目標。
無論您是正在經歷高血壓問題,還是希望預防高血壓,都請相信,每一次對健康的努力都將帶來改變。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檢測血壓、控制生活習慣、遵從醫囑,這些看似簡單的步驟將成為您擁抱健康生活的基石。
人生漫漫,唯有健康才能成為最大的資本。願我們每個人都能用積極的態度面對高血壓的挑戰,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迎接未來更多的可能性與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