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罐無糖飲?小心肝臟正在求救!

無糖飲也不安全?研究警告肝臟風險升高

每天一罐無糖飲?小心肝臟正在求救!
你以為只要避開啤酒,肝臟就能高枕無憂?最新研究指出,無論是含糖、低糖還是無糖的氣泡飲,都可能對肝臟造成長期傷害,增加罹患「代謝功能異常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的風險。這項研究在2025年10月的「歐洲胃腸病學會年會」(UEG Week)上發表,揭示即使是被認為較健康的無糖汽水,其實也與肝病風險顯著相關。

脂肪堆積肝臟,導致慢性發炎與功能受損

「喝錯飲料」可能讓肝臟慢性發炎。
MASLD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肝病,成因通常與脂肪代謝異常有關。當肝臟內堆積過多脂肪,容易引發慢性發炎、導致肝功能下降。根據美國肝臟醫學會的定義,MASLD屬於與代謝功能異常相關的肝病,患者可能出現右上腹不適、體重減輕或食慾不振等症狀。

10年追蹤研究揭:含糖、無糖皆與肝病相關

研究團隊由中國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劉力和博士主導,追蹤受試者10年以上的飲食與健康數據,透過問卷紀錄飲料攝取習慣,進一步分析與MASLD及肝病死亡的關聯性。結果顯示,經常喝含糖汽水者,罹患MASLD風險提高約六成;而喝低糖或無糖飲料者,風險也增加約五成。在1178位MASLD確診者中,有108人死於肝病,且所有氣泡飲料都與肝脂肪含量增加有關。

白開水最安心!專家籲重新思考飲料選擇

「無糖」不等於無害!
劉力和指出,人工甜味劑可能破壞腸道菌群、影響飽足感與食慾控制,甚至讓人更渴望甜食,導致脂肪進一步在肝臟堆積。他提醒,即便只是每天喝一罐無糖汽水,長期也可能增加MASLD風險。研究團隊建議,日常飲品還是以白開水為最理想的選擇,無負擔、無副作用。未來他們也將進一步展開隨機與基因研究,以深入了解糖與代糖對腸道與肝臟健康的影響。

 


🔍 小提醒 若你是天天一杯汽水的族群,也許該重新思考:你喝下去的,不只是清涼,還可能是一份慢性風險。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