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為何重要?三大原因報你知!
坐月子為何重要?三大原因報你知!
坐月子是華人的傳統習俗,讓剛生產的媽媽們可以在產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好好休養生息,盡力讓身體恢復到孕前的狀態。媽媽從懷孕到生產,身體為了迎接小寶寶,有許多重大變化,像是子宮被撐大、體內臟器位移等;生產時陰道口的撕裂,並流失大量的體力與血液等,因此產後需要一段時間來好好恢復元氣。 坐月子期間是媽媽調養身心、恢復身體機能的黃金時段,醫學上把生產後四至六週的時間被稱為「產褥期」。有些人請月嫂另一些則是直接前往月子中心處理,那麼坐月子究竟有沒有其必要性呢?為何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堅持呢?真的能改善或恢復懷孕與生產後對女人的影響嗎?本篇文章帶你一探究竟!
一,月子的特殊飲食能補足氣血與提供營養
坐月子的飲食是坐月子最重要的一環,通常每一階段進行的營養補充會依照古方調理並循序漸進,一般月子餐的階段性飲食與食療會先從由生化湯(生新血、去瘀血)開始,不過目前醫師在女性生產後會視情況提供子宮收縮的藥物,就無需再另外服用生化湯以免出血過多,想服用生化湯也須待宮縮藥服用完畢。再來依序是修復子宮內膜、補氣,第三階段調理脾胃系統,第四階段是顧腎。另外,食補因為是坐月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每一階段的飲食都不一樣,自己準備會比較麻煩,通常可以選擇訂購月子餐的方式,或是由月子子中心提供。
二,促進子宮恢復與提升身體防禦力
許多媽媽做月子的主因便是不希望身體在經歷孕期與生產後帶來的身體轉變還落下病根與許多後遺症!媽媽們在生產前子宮肌細胞增長、變大,在生產時子宮頸及外陰充血、水腫。若是自然產的媽媽通常整個復原期需要56天左右,因此在坐月子的前幾週好好的靜養及食補,對於子宮及外陰的恢復是非常有幫助的。在生產的過程中,不論自然產或是剖腹產媽咪身體都會有很多傷口,加上全身抵抗力減弱,此時若不多休息、保持乾燥清爽與攝取足夠營養,很容易造成傷口細菌感染與身體後遺症。
三,調整心理狀況與休養
坐月子還有一個很大的功能是要犒賞媽咪懷胎十月的辛苦過程,所以,在坐月子的這段期間,必須讓媽媽好好的休息、吃睡無虞。尤其是剛生產完的媽咪身體內的激素、荷爾蒙較不穩定,若此時勞累傷神,容易有情緒不穩的狀況發生,這時如果能幫助媽咪有好的心情,對周遭的家人及寶寶都能有極大的好處!月子坐得好,不但可以恢復體力、調整心情,來面對照顧小寶寶這樣的全新挑戰,也能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恢復孕前生殖功能。所以,好好把握這一個多月的時間,是非常重要的事。